时代赋予的初心使命,在奋斗中彰显;民主法治的美好画卷,在实干中舒展。
2023年上半年,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决策、省州市委部署和要求,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以良法善治保障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以健全监督机制、增强监督实效性和协同性为导向,丰富基层民主实践,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四个机关”建设,守正创新,依法为民,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力推动党中央和省州市委决策部署在人大党组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强化政治意识,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制定实施了《格尔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学习计划》,上半年召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6次,做到把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学深悟透、精准把握,结合人大实践,抓好贯彻落实,不断提升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筹备召开市人代会、年度人大监督工作计划等重要工作。主动围绕市委决策部署,谋划和推进人大各项工作,常委会班子成员积极投身助企暖企、创建文明城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重点工作。截至目前,已开展督导工作20余次,切实做到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做到与党委同心同向。
紧扣良法善治,切实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充分发挥全国、省、州三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在我市形成了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整体合力。搭建了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乡镇街道基层立法联络站、村社区立法信息采集点为主干的三级组织架构。目前,设立基层立法联络站15个,拓宽了公众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设立村、社区立法信息采集点及各企事业单位立法信息采集点245个,涵盖了农牧业生产、自然资源、城市建设管理、乡村振兴发展、生态环保、民族宗教等10多个领域;设立蒙汉、藏汉“双语”基层立法联络站2个,着力培育特色亮点;与辖区2个省州基层立法联系点建立共享机制;组建95人的人才智库和347人的四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志愿者等为主体的立法信息采集员队伍;邀请省人大常委会、青海大学、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5位专业人才为专家顾问。
制定出台《格尔木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制度(试行)》《基层立法联络站管理办法》《立法信息采集点管理办法》等5项制度,使立法联系点的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规可守。深化人大代表对“一府一委两院”相关工作的参与,把人民的声音、代表的良策更多、更有效地体现在常委会工作中。开展宪法、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及国情和省州市情教育,有效提升了代表履行职责的使命感、责任感,增强了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强化自身建设、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始终坚持“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党组会议、主任会议第一时间贯彻领会、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持续推进,多次召开党组扩大会议,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的方式,学习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青海省6名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通报》《全省党员干部违规吃喝“十严禁”》等相关文件。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及家属前往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接受以案促改警示教育。集中观看《群众利益无小事》《迷失的粮仓“硕鼠”》等警示教育片。召开“三室一站一平台”“四提四品”行动推进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因地制宜,挖掘工作亮点,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活动品牌,推动乡镇、街道人大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落细。组织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专班赴义乌、昆山、上海虹桥街道取经问道、借鉴学习,互学共促齐发展。省内外各级人大来格尔木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学习观摩9次,共享人大工作经验和做法,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助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